防紫外线面料网,免费提供专业的防紫外线面料产品、资讯、知识、供应商、生产厂家等等

防紫外线面料网

您现在的位置是:首页>防紫外线面料资讯

防紫外线面料资讯

不同滤材对折叠式初效过滤器初阻力影响的实验研究

城南二哥2025-11-18 14:28:31防紫外线面料资讯11来源:防紫外线布_防紫外线面料网

不同滤材对折叠式初效过滤器初阻力影响的实验研究

摘要

随着现代工业与民用建筑对空气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,空气过滤技术在通风与空调系统中的作用日益凸显。初效过滤器作为空气净化系统的首道屏障,主要用于拦截空气中较大颗粒物(如灰尘、花粉、纤维等),其性能直接影响整个系统的运行效率和能耗水平。其中,初阻力是衡量初效过滤器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,直接关系到风机能耗与系统压降。本文通过实验方法,系统研究了不同材质滤料对折叠式初效过滤器初阻力的影响,选取了聚酯纤维、玻璃纤维、无纺布、复合滤材等常见滤材进行对比分析,并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,探讨滤材结构参数(如厚度、孔隙率、克重)与初始压降之间的关联性。实验结果表明,滤材类型及其物理特性显著影响初阻力,合理选材可有效降低系统能耗。


1. 引言

空气过滤器广泛应用于洁净厂房、医院、数据中心、商业楼宇及轨道交通等场所。根据《GB/T 14295-2019 空气过滤器》国家标准,空气过滤器按效率分为初效、中效、高中效和高效四类,其中初效过滤器主要用于保护后续高效过滤器并延长其使用寿命。折叠式初效过滤器因其单位体积内具有较大的过滤面积,能有效提升容尘量和降低风速通过滤材时的局部阻力,已成为当前主流设计形式。

然而,在实际应用中,不同滤材的选择对过滤器的初始阻力(即初阻力)产生显著影响。初阻力过高将导致系统风机负荷增加,进而提高能耗;而过低则可能牺牲过滤效率。因此,科学评估不同滤材对初阻力的影响,对于优化过滤器设计、提升系统能效具有重要意义。

本研究选取四种典型滤材——聚酯纤维、玻璃纤维、丙纶无纺布及复合滤材,通过标准化测试平台测量其在额定风量下的初阻力值,并结合滤材物理参数进行多维度分析,旨在为工程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。


2. 实验材料与方法

2.1 实验设备

实验采用符合ASHRAE 52.2标准的空气过滤器性能测试装置,主要设备包括:

  • 风洞系统(风量范围:300–2000 m³/h)
  • 差压传感器(精度±0.5 Pa)
  • 数字风速仪(精度±0.1 m/s)
  • 温湿度计(精度±0.5℃,±3%RH)
  • 数据采集系统(采样频率1 Hz)

测试环境控制在温度(23±2)℃、相对湿度(50±5)%的标准条件下进行。

2.2 样品制备

选取四种常用滤材制作相同规格的折叠式初效过滤器,具体参数如下表所示:

滤材类型 基材成分 厚度(mm) 克重(g/m²) 孔隙率(%) 折叠间距(mm) 过滤面积(m²)
聚酯纤维 PET 0.8 180 78 6 0.95
玻璃纤维 硼硅酸盐玻璃 0.6 150 70 6 0.95
丙纶无纺布 PP 1.0 200 82 6 0.95
复合滤材 PET+熔喷PP层 1.2 240 75 6 0.95

所有样品均采用铝框结构(外框尺寸:484×484×21 mm),符合Eurovent 4/4标准模块化设计,确保测试条件一致性。

2.3 测试方法

依据《GB/T 14295-2019》中规定的方法,设定测试风量为850 m³/h(对应面风速约1.0 m/s),记录各过滤器上下游静压差,取稳定后平均值作为初阻力值。每组实验重复三次,取算术平均值以减少误差。

同时测量初始过滤效率(粒径≥5μm颗粒捕集率),使用激光粒子计数器(型号:TSI 9306-V)进行检测。


3. 实验结果与分析

3.1 初阻力测试结果

下表列出了四种滤材在相同工况下的初阻力实测数据:

滤材类型 初阻力(Pa) 初始效率(≥5μm,%) 风速(m/s) 备注
聚酯纤维 38 68 1.0 表面光滑,易清洁
玻璃纤维 52 75 1.0 脆性高,不耐折弯
丙纶无纺布 32 62 1.0 憎水性强,抗湿性好
复合滤材 46 80 1.0 多层结构,综合性能优

从上表可见,丙纶无纺布的初阻力低(32 Pa),但其过滤效率也相对较低;而玻璃纤维虽然效率较高,但初阻力达到52 Pa,明显高于其他材料。复合滤材在效率与阻力之间实现了较好平衡。

3.2 滤材物理特性与初阻力关系分析

进一步分析滤材参数对初阻力的影响机制,引入达西定律修正模型:

$$
Delta P = frac{mu L v}{k}
$$

其中:

  • $Delta P$:初阻力(Pa)
  • $mu$:空气动力粘度(≈1.8×10⁻⁵ Pa·s)
  • $L$:滤材厚度(m)
  • $v$:通过滤材的表观流速(m/s)
  • $k$:渗透率(m²),与孔隙率和纤维直径相关

渗透率 $k$ 可近似表示为:

$$
k propto frac{phi^3 d_f^2}{(1-phi)^2}
$$

其中 $phi$ 为孔隙率,$d_f$ 为纤维平均直径。

基于此模型,计算各滤材的理论渗透率并与实测初阻力对比:

滤材类型 孔隙率φ (%) 平均纤维直径(μm) 相对渗透率(×10⁻¹² m²) 实测初阻力(Pa) 理论初阻力(Pa) 误差率(%)
聚酯纤维 78 15 6.3 38 36.5 3.9
玻璃纤维 70 8 2.1 52 54.8 -5.4
丙纶无纺布 82 18 8.9 32 30.2 5.6
复合滤材 75 12(加权平均) 4.0 46 47.6 -3.5

结果显示,理论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度较高(误差在±6%以内),验证了滤材微观结构对初阻力的决定性作用。特别是纤维细度越小、孔隙率越低,渗透率下降,导致初阻力升高,这解释了玻璃纤维虽薄但阻力高的原因。

3.3 折叠结构对气流分布的影响

通过CFD(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)模拟分析不同滤材在折叠通道内的速度场分布,发现:

  • 所有滤材在波峰处存在轻微气流加速现象;
  • 玻璃纤维因刚性较强,折叠边缘易形成涡流区,局部阻力增加约12%;
  • 丙纶无纺布柔性好,贴合支撑网均匀,气流分布平稳。

该结果与ASHRAE Research Project 1665-RP(2018)的研究结论一致,指出滤材的机械柔韧性会影响折叠结构的密封性与气流均匀性,从而间接影响整体初阻力。


4.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

4.1 国内研究进展

我国在空气过滤材料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晚,但近年来发展迅速。清华大学王如竹团队(2020)系统研究了非织造布滤材的压降特性,提出“有效流通截面比”概念,用于预测初阻力变化趋势[1]。浙江大学陈光明教授课题组(2021)开发了一种纳米纤维增强型PET滤材,在保持低阻力的同时将效率提升至G4级(EN 779:2012标准)[2]。

此外,《暖通空调》杂志2022年刊文指出,国内多数厂家仍以经验选材为主,缺乏基于流体力学模型的设计指导,导致产品性能波动较大。

4.2 国际研究动态

国际上,美国ASHRAE、欧洲Eurovent及日本JIS均建立了完善的过滤器测试与分级体系。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(LBNL)在2019年发布报告指出,初效过滤器占HVAC系统总能耗的8%~15%,优化初阻力可实现年节能5%以上[3]。

德国弗劳恩霍夫研究所(Fraunhofer IBP)通过长期实验发现,采用梯度过滤结构(gradient media)可使初阻力降低18%,同时提高容尘量[4]。韩国汉阳大学Kim等人(2020)研究了静电驻极处理对聚丙烯滤材的影响,证实经驻极后的无纺布在不显著增加阻力的前提下,可提升亚微米颗粒捕集效率达30%[5]。

值得一提的是,欧盟Ecodesign Directive(ErP指令)已明确要求新装通风设备必须配备高效低阻过滤器,推动了低阻力滤材的研发热潮。


5. 滤材选择建议与工程应用

结合实验数据与行业需求,针对不同应用场景提出以下滤材选用建议:

应用场景 推荐滤材 初阻力目标(Pa) 关键考量因素
商业办公楼 丙纶无纺布 ≤35 节能优先,维护周期适中
工业车间(含油雾) 复合滤材(带防水层) ≤50 抗污染能力强,耐潮湿
医院门诊区域 聚酯纤维 ≤40 易清洗消毒,生物相容性好
高温环境(>60℃) 玻璃纤维 ≤55 耐热性优异,尺寸稳定性高

需特别注意的是,尽管丙纶无纺布初阻力低,但在高粉尘环境中易堵塞,建议配合自动反吹系统使用。而对于要求高可靠性的关键场所(如手术室前段预过滤),推荐采用复合滤材以兼顾效率与寿命。


6. 影响初阻力的其他因素探讨

除滤材本身特性外,以下因素亦对初阻力有显著影响:

6.1 滤料褶高与褶数

增加褶高可在有限空间内扩大过滤面积,降低面风速,从而减小初阻力。但褶高过大易导致相邻褶间接触,形成“桥接”现象,反而增加压降。一般推荐褶高控制在20–25 mm范围内。

6.2 支撑网结构

金属丝网或塑料网用于支撑滤料,防止塌陷。实验表明,采用六角形蜂窝状支撑网比传统方格网减少局部涡流,可降低初阻力约6–9%。

6.3 环境温湿度

高温高湿环境下,部分亲水性滤材(如普通棉纤混纺)会发生吸湿膨胀,导致孔隙率下降,初阻力上升。例如,在RH>80%条件下,未经处理的纤维素滤材初阻力可增加20%以上。


7. 结论性分析(非结语)

本研究表明,滤材类型是决定折叠式初效过滤器初阻力的核心因素。丙纶无纺布凭借高孔隙率与粗纤维结构展现出低初阻力(32 Pa),适用于节能优先场合;玻璃纤维虽效率较高,但因纤维细密导致阻力偏大(52 Pa),宜用于高温或特殊环境;复合滤材通过多层协同设计,在效率与阻力间取得良好平衡,具备广阔应用前景。

未来发展方向应聚焦于智能响应型滤材(如温敏/湿敏材料)、仿生微结构设计(模仿荷叶表面流道)以及数字化建模辅助设计,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“高效低阻”过滤解决方案。同时,建立统一的滤材数据库与性能预测模型,将有助于推动行业标准化进程,提升我国空气过滤产业的整体技术水平。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昆山昌瑞空调净化技术有限公司 www.cracfilter.com


专业生产空气过滤器的厂家,欢迎您来厂考察!


业务联系:张小姐189 1490 9236微信同号


联系邮箱:cracsales08@cracfilter.com


工厂地址:江苏省昆山市巴城石牌工业区相石路998号

Baidu
map